close
要怎樣孩子才能愛看書
用什麼方法孩子才能對書本感到有興趣
我的孩子讀書缺乏方法
要怎樣做 書才能讀進去 書才能讀的好
我說 最治本的方法就是換一顆腦袋 換一顆願意讀書的腦袋
這樣說 殘不殘忍 夠不夠現實
這是家長們最近問我的問題
我根本不知如何回答 我只能說 好一個大哉問阿
一直以來 我以為愛不愛看書 想不想看書 全憑自己
只有自己願意 書才願意打開
只有自己存在競爭成績之心 才會盡其全力讀好
自己不急 家長在旁邊急有什麼用
但 身為教育工作者 其實我看的很明白 但又怎能跟家長說呢
而台灣的教育就是這般現實 這般功利
一直以來 教育只在乎讀書好的孩子 讀書不好的孩子總是忽略
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
我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
台灣的教育並未教出 就算不讀書 還是有好未來的觀念
而教育部卻一直想打破名校的迷思
但 名校的威力是長久加諸在社會大眾的迷思
這個長久的枷鎖 那能輕易被抹去
這點 每當大考放榜時就可窺知一二
基測分數出來時 報紙只在乎誰考滿分 然後把他們意氣風發的照片刊出來
學側分數出來時 報紙只報導75級分的人數 然後把他們意氣風發的照片刊出來
指考分數出來時 報導還是只在乎考高分的人 然後把他們意氣風發的照片刊出來
斗大的篇幅 名校的光環
多令人心羨的學生
這不是報紙想要表達的嗎
這不是一般家長的夢想嗎
但這不是違反教育部想做的話
理想真是自欺欺人
這點 身為教育工作者 早就了然於心
如果現實是這樣的悲哀
又如何明白直接告訴家長實情呢
全站熱搜